為持續(xù)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,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災后重建、恢復生產(chǎn)生活秩序的決策部署,按照省殘聯(lián)《關于組織開展“災后助重建 點亮微心愿”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》要求,結合黨史學習教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安排,10月以來,河南省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精心組織開展“災后助重建 點亮微心愿”專項志愿服務行動。
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主動聯(lián)系鄭州市博學路辦事處學理路社區(qū)黨支部,聚焦災后重建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,把“災后助重建點亮微心愿”專項志愿服務行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深化新時代文明單位創(chuàng)建的重要載體;作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、開展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的重要內(nèi)容;作為加強黨支部和在職黨員“雙報到”工作的重要抓手。詳細了解、充分溝通和征求轄區(qū)內(nèi)兩戶有殘疾兒童的貧困家庭基本情況以及盼望的“微心愿”,在學理路社區(qū)黨支部社工的陪同下,進入殘疾兒童家庭進行對結幫扶實現(xiàn)“微心愿”專項志愿服務行動。黨員志愿者為他們送去口罩、酒精、消毒液等家用疫情防控物資和生活慰問品,悉心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,孩子們的康復訓練情況,宣傳講解殘疾兒童應享有的優(yōu)惠福利政策,進行有針對性的殘疾兒童家長心理撫慰和疏導,鼓勵家長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(tài),堅定信心,陪伴孩子堅持康復訓練,今后黨支部的幫扶慰問還會長期進行,叮囑她們在鄭州生活、孩子在省康復教育研究中心學習期間,遇到困難隨時聯(lián)系學理路社區(qū)和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。
江某母子是從新鄭市來到鄭州市租房,4歲的兒子林林因先天耳聾,人工耳蝸手術后在省康復教育研究中心接受語言康復訓練,志愿者們?yōu)楹⒆又v故事、做手指游戲。江某說:“我們?yōu)榱撕⒆佑柧毶险n就近租住在學理路社區(qū)新芒果和郡小區(qū),我們家比較困難,他爸爸在常年外地打工,兒子下了課就和我在家,平常也沒人來,有時感到孤獨寂寞,今天你們來了,給俺送來了溫暖,教林林做游戲,我們特別高興,謝謝你們,謝謝殘聯(lián)!”和她們家一樣,肖某母子租住在學理路社區(qū)正商鉑鉆小區(qū),老家在信陽市新縣,家庭貧困,來鄭州也是因為孩子先天耳聾,人工耳蝸手術后康復訓練,7歲的南南和志愿者們一起畫畫唱歌,學拼音做手工,訓練語言說話能力,歌聲和笑聲蕩漾在每個人的心中。
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河南省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黨支部認真落實黨組織、在職黨員到所在社區(qū)“雙報到”和結對幫扶工作,不斷完善“黨建+精神文明創(chuàng)建”工作機制,持續(xù)開展好黨員志愿服務活動,推動形成“有困難找志愿者、有時間做志愿者”的良好風尚。在為社區(qū)群眾排憂解難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,在為民服務具體實踐中深化黨史學習教育,搭起了黨員和群眾之間的“連心橋”。恪守殘疾人工作者“人道、廉潔、服務、奉獻”職業(yè)道德,用真情解決社區(qū)群眾的困難事、煩心事,點亮群眾的“微心愿”。
相關鏈接